展覽會

  • 春季專題展覽 “彌生時代的至寶——銅鐸”

    展覽時間
    2025年4月26日(週六)至6月29日(週日)

     “銅鐸”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青銅器,曾在彌生時代(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3世紀)用於祭祀。儘管銅鐸在日本各地廣泛出土 ,但關西地區的出土數量較多,尤其是兵庫縣,以67件的出土數量居日本首位 。本展將與大阪·關西世博會同步開展,展示古代美術和技術精粹的同時,還將為東京國立博物館所藏的兵庫縣銅鐸舉辦“回鄉”展覽。  另外還將通過展示銅鐸的鑄造模具和工具,以及後代人發現銅鐸時描繪的插畫等,揭開其神秘面紗、解讀奧秘,並從多角度探討銅鐸的真面目。

  • 夏季策劃展覽 “兵庫發掘調查匯集2025”

    展覽時間
    2025年7月12日(週六)至8月24日(週日)

     本展將公佈兵庫縣教育委員會在2024年度進行的考古發掘及出土文物調查的最新成果,包括塚口山廻遺跡、池田山古墳(尼崎市)和山角廢寺遺跡(加古川市)。同時,還將展示已完成出土文物清理修復並已出版報告書的津萬遺跡群(西脇市)和明石城武士宅院(明石市)的調查成果。 此外,本展將在兵庫五國(五大地區:攝津、播磨、但馬、丹波、淡路)的出土資料中,重點展示七日市遺跡(丹波市),介紹彌生時代的丹波地區。 另外,還將從“古代鏡展覽館”(兵庫縣立考古博物館加西分館)所藏的“千石藏品”中,精選中國古代銅鏡名品進行展出。

  • 秋季專題展覽 “播磨地區的考古學家今里幾次的考古研究——彌生時代的磚瓦及驛站”

    展覽時間
    2025年9月13日(週六)至11月24日(週一、節假日)

     考古學家今里幾次(1919-2017)引領了兵庫縣考古研究的初期發展。他專注研究播磨地區彌生時代的陶器和磚瓦,在兵庫縣的歷史研究上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。 今里幾次於1919年在姬路市出生,17歲時進入銀行工作,並同時開始收集考古資料。21歲時,他在學術雜誌上發表論文,此後他在銀行工作之餘,繼續投身考古研究。 今里先生的家屬將他遺留的考古資料託付給我們。作為紀念,本展將公開他的考古學術貢獻和相關資料,及以其研究為基礎取得進展的最新考古學的成果 。

  • 冬季策劃展覽 “但馬國出石的群家(古代衙門)和袴狹遺跡”

    展覽時間
    2026年1月17日(週六)至3月15日(週日)

     袴狹遺跡位於豐岡市,1987年至1995年之間進行了14次發掘調查,發現了許多與古代但馬國相關的重要考古文物,其中包括衙門、祭祀、水田等的遺址。 尤其是大量木製出土文物,為我們提供了豐富信息。本展聚焦奈良時代至平安時代(公元8世紀到公元12世紀),展示袴狹遺跡及其周邊的砂入遺跡、荒木遺跡等的發掘調查成果,探索但馬地區代表性遺跡——袴狹遺跡的全貌。

to top